多措聯動解“薪愁”——淮南市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紀實 |
|
2021年12月,淮南市根治欠薪工作在全省考評榮獲A級等次。
近年來,淮南市的欠薪案件、人數、金額均呈逐年下降趨勢,2021年度,全市查處的工資類案件中,共涉及農民工835人,清欠農民工工資1700余萬元。今年1至6月份,全市共查處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24件,涉及農民工249人,清欠農民工工資605萬元。
根據安徽省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部署,淮南市于4月25日至5月31日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執法月活動。為有效開展執法月活動,該市制定執法方案,成立由人社、住建等成員單位人員組成的3個檢查組,并以帶案督辦等形式進行專項督導檢查,目前,檢查已覆蓋全市在建工程項目。
加強組織領導,壓實監管責任
淮南市建立了根治欠薪議事協調機制,成立了市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開展根治欠薪日常工作。同時建立定期研究會商制度,由市政府領導擔任召集人,相關部門負責人參與,定期召開工作會議。2021年,淮南市市委書記、市長就根治欠薪工作作出9次批示,市長、分管副市長共召開5次根治欠薪工作專題會議,及時動態掌握工作動態,研究部署根治欠薪專項行動等工作,統籌協調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形成了各縣區、管委會、各部門齊抓共管、綜合治理的聯動清欠機制?;茨鲜羞€將根治欠薪工作納入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制定年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考核方案和考核細則,對縣、區人民政府和管委會實施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專項考核,嚴格落實政府屬地管理責任和行業主管部門監管責任,建立欠薪案件的督查、通報制度;對上級交辦案件,明確清欠責任單位,定期組織開展根治欠薪相關督促指導工作,按月進行通報,限期辦理,對未落實清欠工作責任的單位,予以嚴肅問責。
突出源頭治理,狠抓制度落實
2020年5月,《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實施以來,淮南市積極組織開展宣傳培訓,對各縣區、管委會相關工作人員和在建工程項目企業負責人等開展專題培訓40余次。2021年,通過開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實施一周年宣傳,聯合住建、水利、交通等行業主管部門開展“勞動保障法律法規進企業、進工地”,走訪企業300余戶,深入在建工程項目工地125個,發放宣傳材料5000余份,加強輿論引導,進一步強化企業法律風險防范意識,提升農民工依法維權意識。
去年開始,淮南市全面推行在建工程項目工資支付保障制度規范化管理,制定《建設領域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規范化管理指導手冊》,由住建、交通、水利等行業主管部門在各自領域會同人社部門推進實施,目前已覆蓋全市在建工程項目。另外,淮南市積極推進建設領域勞動用工實名登記管理及工資支付監管信息化平臺建設工作,依據工資支付信息化監管平臺,實現對施工企業用工和工資發放的全過程監督管理。
暢通維權渠道,及時化解糾紛
市、縣(區)成立聯合辦公機構,設立受理窗口、舉報信箱,暢通維權熱線電話、網絡平臺,全天候受理建筑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的舉報投訴,確保農民工“投訴有門”。按照省治欠辦統一部署,開展根治欠薪集中接訪活動。2021年以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開展集中接訪3次,分管市領導接訪16次,各縣區、園區主要領導接訪20余次。積極開展法律援助專項維權活動,2021年,全市共開展“法援惠民生 助力農民工”“情暖農民工法援在行動”等農民工專項法律援助宣傳活動26場次,提供或解答農民工法律咨詢4000余人次。全市法律援助機構共辦理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1336件,為農民工挽回經濟損失1700余萬元。
開展專項行動,依法治理欠薪
去年,淮南市開展“雙隨機、一公開”聯合執法檢查活動,先后7次抽查了10個縣區51家企業。聯合住建、交通、水利等部門開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專項檢查,檢查120個施工項目,約談施工企業和開發企業36戶次。對1家未按規定繳存工資保證金的施工單位,予以行政處罰10萬元,對9家建設單位未按規定撥付資金到農民工工資專戶行為,責令限期整改。組織開展全市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全市共檢查用人單位300余戶,在建工程項目125個。
加強行政司法銜接,綜合應用行政、刑事、信用等懲戒手段,全面強化欠薪失信聯合懲戒,嚴厲打擊惡意欠薪行為。2021年,全市共向社會公布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3件,納入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管理1件,向公安機關依法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的欠薪案件6起;市中級人民法院共受理追索勞動報酬、勞務合同等涉農民工工資案件97件;市檢察機關共受理審查逮捕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3件,批捕1件。(魯松)
(責任編輯:孫天藝) |